李辉武、胡骉:艺术在他方·当代艺术的游牧

 

 

近年来,日益丰富的物质基础上人们对精神世界有了更多新的需求,走进艺术馆的大众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对艺术的需求不断增长。通过展览构筑艺术交流平台,将艺术和艺术理念传达给大众,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文化的需求,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大议题。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策展人活跃在湖湘,通过策展的方式,构建艺术与观众的对话交流平台。这些优秀的策展人不仅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引导大众建立城市的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

 

     因此,在2023级的建筑传媒与策展的课程中,我们策划了寻找长沙策展人系列访谈,通过对话活跃在长沙策展一线的八位优秀策展人,聚焦策展人的社会文化责任,深入了解他们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认知,理解他们如何诠释展览、诠释艺术、诠释文化。

 

 

访谈海报

 

 
 
 

访谈混剪

MONTAGE OF INTERVIEWS

 

 

 
 
 

李辉武

LI HUIWU

湖南省画院创研部副部长

湖南省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岳麓书院访问学者

澳门城市大学在读博士

 

策展作品

·2009-2013年参与口述湖南美术史课题组,撰写《口述湖南美术史1949-2009》(2013,湖南美术出版社)。

 

·策展方案《一生师范--王正德的艺术与人生》《湖南版画文献展1949-2021》先后入围文旅部2020、2022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名单。

 

·以注重与地域文化与实验艺术结合的系列策展“当代艺术的游牧”先后在岳阳达观美术馆、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成功举办。

 

·2022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艺术人才培训美术类成果运用作品巡展的首站(郑州)“生生之力·增量启动”美术作品展的策展人。

 

 

胡骉

HU BIAO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DAL数字建筑实验室主任

湖南美术馆展陈顾问

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高校建筑数字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筑专业委员会创会委员

 

策展作品

·2019《器相心天》数字艺术展,策展,湖南美术馆

·2020《当代艺术的游牧》参加“和动力”首届济南双年展,济南市美术馆

·2021《湘村营建-湖南大学湘村振兴成果展》策展,中国书院博物馆

·2021《光l器》装置参加“12束光中法艺术展”,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专访视频

EXCLUSIVE INTERVIEWS

 

 
 
 
 

Q&A

 

1、二位老师和爬坡小组一起合作的当代艺术游牧计划系列展,分别在岳阳、济南和长沙进行了三次展览,为什么用游牧这个词作为这个系列的主题呢?

 

      首先和我们的团队有非常大的一个关联。爬坡艺术小组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实验艺术,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毕业的,并且是来自全国5个不同的地方,太原,济南、长沙、岳阳、上海,他们要集中起来做一个主题的展览,做一套作品,是不是游牧?就是像蒙古草原一样的游牧的方式,从一个他们熟悉的地域转到不熟悉的一个地域。

 

BUMP爬坡小组  黄起才·程三娃·司建伟·赵小伟·王峰 | 图片来源达观当代艺术空间公众号

 

       第二个我们说当代艺术的游牧,进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如果要往前回溯的话,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不断地在变化,它每一个阶段的层次和深度都不一样。进到2000年以后,更多的是以这种西方的大资本市场化的介入,迅速的膨胀,然后到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慢慢的市场热度开始退潮。那么到了现在,我认为会要走向一个深度当代,深度当代的意思是走向一种文化的深度,重新深化出来一种当代艺术。那么这种当代艺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跟我们本土文化的结合。而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它不是一个统一性的文化,它是具有区域性,非一统性的。

 

       那么做当代艺术的游牧,就是借用当代艺术还有一种称法,在学院里面会把它称之为实验艺术。那么这一帮具备实验性的艺术方法论的,这样的艺术观念的青年一代的艺术家,怎样去跟区域化的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结合,然后生成一种当代艺术,这就是当代艺术游牧计划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我所谓的深度当代、更加深化的当代艺术的一种路径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开幕:“艺术在他方:当代艺术的游牧”入选青年策展项目|岳阳市美术馆

 

▲当代艺术游牧计划系列,在岳阳、济南和长沙的三次展览,策展人李辉武,空间设计胡骉(左右滑动)

 

2、 您二人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艺术展览如何和建筑空间更好的结合?

 

李:我们是一种共同创作,它是一种理念。我是用一个共同的主题来把大家都组织在一起,那么胡骉老师就是把我们所有的艺术作品编织成一个重要的空间场域来展现出来,这是他的强项。展墙只是空间的一部分,我们要建构起的其实是一种带有视觉文化影响力的氛围,走进那里你就被它深深地抓住,这才是有价值的空间设计。

 

      哲学家哈贝马斯他提出了一个概念,不能只谈个人的主体性,要谈主体间性。其实就是要找到合作的基础,要找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个共性的公约数,叫主体。所以策展也是这样,如果要用一个现代性理论来解决问题的话,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就要掌握主体间性,把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调动起来,同时大家也能够找到共识。

 

▲BUMP爬坡小组与策展人李辉武 ©️BUMP爬坡小组

 

胡:现代的美术馆的空间都是一个比较灵活的空间,它是一个大空间,它是可变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的话,要依据策展人的思维来做展览的空间设计,另外作为一个设计者,也在进行着二次创作。设计和艺术要结合起来,它的焦点就是创造,我们创造的这个空间的氛围,形式,尺度,色彩等等要跟整体的艺术氛围相契合。

 

      要把一个展品亮出来是很容易的,但怎么亮,用什么方法来亮?人在展厅空间里是有观展体验的,有些东西你不放在那里,你根本感受不到它是艺术品,但是你放在那个环境里面,你可能觉得是个艺术品,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它之所以成为艺术品,让我们有审美的感觉,是因为这个空间或者这种形式激发了观众的审美的意向,所以他才把精神投入进去。

 

▲展览空间设计胡骉、策展人李辉武及BUMP爬坡小组成员在展厅内 | 来源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公众号

 
 

3、为什么到了长沙的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会选择屈原作为展览的主题呢?

 

      前面两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做独立的作品,来到了长沙,我想说找一个主题,由我们7个人共同创作一件作品,找到了屈原。大家都说屈原之死是因为爱国主义等等,我认为屈原之死是一个美学问题,为什么是一个美学问题?在那么冰冷的河水里面,因为一个遥远而见不到的国度,一个虚空的东西,去毅然决然的投江而死。所以我们做的一种方式就是回到屈原投江的那一条河里面,叫汨罗江,我们要去打捞他,这是一种体验。

 

       在汨罗江屈子文化园旁边的那一个深潭里面,我们租了当地老百姓的船,在冬天的 11 月份,我们让艺术家跳入水中去体验那种刺骨的冰凉,然后产生的一个艺术品是什么?就是从里面打捞出来的,有可能是一块石头,有可能是一块木头,也有可能是一个河蚌,捞出来每个东西,我们对它进行编号。我们捞上来的东西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我们用这样一种方式向屈原致敬,用这样一种方式把屈原之死这个美学问题转译成当代艺术里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个回顾和反思。

 

▲《打捞屈原》作品实施现场  图片来自刘康乐  ©️BUMP爬坡小组

 

      我们把打捞的过程用影像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最后搬到谢子龙影像艺术中心,对它进行全面的展陈。这个时候我们的胡骉老师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借用了屈原当时的红、黑色等等,对整个展厅进行设计和展陈,把整个展厅都铺上了不锈钢膜,还原成一种水下的状态。我们用过的每一件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器物都编号呈现,船、石头、还有当时的影像。我们是为了寻找一种屈原的美学密码,这种美学密码是什么呢?可以从里面解读很多东西,决心、体验,还有当代社会对于传统的社会的一种背离,一种锻炼等等,那么我们从中就可以思考艺术的现代性乃至当代性的问题。

 

 

▲《屈原密码》展览现场。图片来自胡骉 ©️BUMP爬坡小组

 

4、胡骉老师的研究方向是数字化建造方面,在策展过程中有没有涉及到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内容呢?

 

       这个的话肯定是有的。第一个就是在这个展览里面,从设计到呈现,比如说有些互动装置,是用数字化技术做的作品。我和李辉武老师这个合作比较有趣,这两次的话都有一个我们数字化的作品平行的在这个展厅里面出现,我们的展品也跟展览形成某种对话。把我们的影像包括我们的实物,我们虽然是虚拟模型,基本也会把它做成实物,一般会用 3D 打印或者数控的加工的方法来展现,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加工、数字呈现,是一个整体。我认为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它一定会有艺术属性的。

 

《自卑亭》艺术装置,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北侧下沉广场 ©DAL数字建筑实验室 |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公众号

 

      第二块是因为参与的是艺术展览,我们的展品会希望它有更多的艺术价值。设计是在解决问题,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艺术它不解决实际问题,它引发人们去思考一些问题,这就是设计思维和艺术思维的不统一。那么艺术思维的话,就是你看到一个问题,并以艺术的方法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到这个问题。我们的作品一般都关注什么问题,一个是视频安全问题,第二的话是人造环境跟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这点跟我们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包括城市化的问题是相关的。我们通过这样的数字化艺术作品,让更多的人关注城市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文化历史的问题等等。

 

▲《自卑亭》多角度立面 ©DAL数字建筑实验室 |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公众号(左右滑动

装置为白色轻钢结构,外表以半透光的白色PP中空板覆盖,自然光给予这个略带神圣感的空间宁静的氛围。观众可以踏上基座从装置北面的三角形入口低头步进入其内部,空间正中安放一齐腰高自色六边形台子,其项部内凹35公分并放置一块镜面,观众靠近低头下望,镜中唯显现自己的面容,心中感觉,唯有自知。

 
 
 
 

策展人访谈,期待您的关注

 

接下来的几周,这8位优秀策展人的采访内容将在本公众号陆续推出。在这里,我们由衷的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支持与分享。

 
 
 
 
 
 
 
 
 

本期访谈策划

 

课程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传媒与建筑策展

指导老师

王蔚,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凡益工作室创始人

本期采访者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23级建筑学硕士

马欣钰、李灿、姚雅芹

视频剪辑

马欣钰

海报设计

蔡玥

微信编辑

马欣钰

 

2023年12月26日 22:23
浏览量:0
收藏
凡益首页    凡益频道    李辉武、胡骉:艺术在他方·当代艺术的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