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N种可能性:从设计院到CG模型网的跨界之旅

建筑学,作为一门集艺术、科学与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人类居住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多个方面。它不仅关乎建筑物的设计,还涵盖了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程力学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不断涌现,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房地产等行业的饱和,都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在2024级的建筑传媒与策展的课程中,我们策划寻找长沙建筑前辈进行系列访谈,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将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建筑师职业生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讨建筑师如何在变化多端的行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和转变,以及如何在建筑与生活的交织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价值。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四位前辈的精彩分享,揭开建筑师职业生涯的多重面纱。
HNU建筑可能发展访谈小组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4级研究生课程作业
建筑的N种可能性系列访谈
2024年12月26日 12:00 湖南

今天带给大家一段有趣的“建筑故事”,主人公是CG模型网的创始人兼CEO——董艳。她的故事不单单是从设计院跳槽到互联网公司,更像是一场建筑与数字世界的完美碰撞。

董艳 CG模型网创始人、CEO
1.“设计院的枯燥生活”,她如何逃脱?
董艳一毕业便遵循家中规划踏上设计院的“传统征程”,原以为这是通往“安稳岁月”的坦途。岂料,每日周旋于标书编制与效果图整理等琐碎的行政工作,这对于她而言太过“索然无趣”,就像是“做了个建筑设计师的杂役”,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的兴趣所在。于是,在一个朋友的邀请下,她果断离职去做了CG模型网,这对于一个重度网瘾少女来说可太有趣了,用户运营,社区运营,互联网的一切都很鲜活——这跟传统建筑完全不同,但却有着同样丰富的“结构”与“空间”。

正在介绍CG模型网的董艳|图片来源:自摄
2.创业的冒险与互联网的碰撞
跳出设计院的董艳,面对家里对她选择的“不解”以及平台初期的不盈利,她依旧坚定自己的选择。毕竟,设计院的生活不过是“图纸与标书的循环”,她不希望自己10年后还是在重复这些“枯燥”的工作。“家里听到我要做互联网公司,完全是不理解的,”董艳笑着说。“在他们眼里,互联网就是不务正业。”但她冒着“家长的心碎”毅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做了一个3D内容平台CG模型网,也是国内最早期的3D设计师社区。这时的CG模型网,还是一个以“免费分享”为主的平台。董艳坦言:“起初并没有考虑过盈利,做社区完全是出于情怀。”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这个平台的潜力巨大,于是逐渐转向了商业化运营,开始探索内容交易及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

CG模型网首页|图片来源:CG模型网官网
3.从免费到付费,平台的成长之路
初期,董艳坚持“免费分享”,平台用户数量激增。然而,随着平台的壮大,维持运营的服务器成本和团队的支出也逐步增加。于是,她决定引入VIP会员制度:普通用户只能下载有限数量的素材,而VIP会员则享受无限下载权限。她调侃道:“刚开始的付费模式让很多人不理解,评论区里总是有人说:‘买个真苹果都不要10块钱,买个3D模型的苹果竟然还要收费?’”然而,随着知识产权的逐步加强和大家付费意识的觉醒,CG模型网的“交易模式”才逐渐站稳了脚跟。现在,收费的数字模型内容已经成为平台的主力。

CG模型网数字资产社区|图片来源:CG模型网官网
4.风口与战略投资:企业的命运起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CG模型网这个垂直细分内容领域无疑彰显出独特且卓越的优势。它历经3D打印、VR、元宇宙等一轮又一轮的科技浪潮洗礼,每一次都精准地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然而,董艳并未被一时的风口冲昏头脑而盲目膨胀接受一些蜂拥而来的纯财务投资,而是始终坚守着对3D内容的深耕细作,秉持着专注与长期主义。
“有时候,很多机会看似诱人,但也许在错的时间点接手,反而会错失最好的发展机会。直至今年,在审慎评估与全面考量后,我们才接受视觉中国的战略投资。我们希望借助视觉中国的资源优势与行业影响力,在垂直细分内容领域持续领跑,为未来的腾飞积蓄更为强劲的动力”
5.从平台到社群,设计师的经纪人
如今,CG模型网不仅仅是一个平台,它还是设计师的“经纪人”。董艳和她的团队为每一位设计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发布作品、获得客户,甚至为他们谈判最合适的商单价格。通过平台,设计师不仅能展示自己的创意,还能在整个设计生涯中获得持续的支持和陪伴。“平台要做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内容的聚集,更重要的是围绕‘人’和‘内容’做精细化的运营。”董艳如是说。

CG模型网签约设计师|图片来源:CG模型网官网
结语:坚持与长远的眼光
在采访的最后,董艳总结道:“做平台,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你不能只想着短期的利益,用户和内容才是你能走得更远的资本。”从设计院到互联网,再到专注服务设计师,董艳的经历就像是建筑中的N种可能性——有了坚实的基础(设计院的历练),才能建构出更宏伟的未来(CG模型网的成长)。这不仅仅是一个平台的创业史,也是一个关于“勇于跨界”和“坚持梦想”的励志故事。建筑,原来不仅可以是一栋栋实体的高楼大厦,也可以是一块块数字化的创意积木,每一块都充满无限可能。
采访问题/Q&A
Q1
您是在什么契机下从设计院来到CG模型网的?
我大学毕业后家人希望我考研,后来又觉得我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进入了设计院。当时在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分院工作,但因为我是动画专业出身,实际从事的多是行政工作,比如做标书、整理建筑效果图等。我对这些事务性工作兴趣不大,每天更多的时间是泡在互联网上的一些论坛“摸鱼”。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建筑分院的领导为人极为亲和友善。他也是你们湖南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如今在另外一所高校任职,在学术领域持续发光发热。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对待建筑设计工作应秉持的严谨态度与专业精神。后来,在我创业过程的活动中,他亦不遗余力地前来给予支持与鼓励,这份情谊与助力也成为我前行道路上的宝贵动力源泉。
Q2
为什么觉得设计院的工作不适合您?
在设计院的工作非常传统且枯燥,尤其是建筑相关的事务,对于一个刚毕业、对互联网充满兴趣的人来说,这样的环境难以让我感到满足。我当时每天泡在网上,接触博客、论坛等,感觉互联网才是更适合我的方向。而设计院的加班文化和重复性的工作,让我难以长期投入下去。
Q3
CG模型网最早是免费分享资源的平台,您加入
后为何选择转型?
CG模型网前期是以免费资源分享起步,在行业内也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与流量。但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与成熟,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免费模式难以支撑平台的运营与发展,包括服务器维护、内容更新、技术研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单纯依靠广告收入在长期来看无法构建稳定且健康的盈利体系。另一方面,我们意识到付费模式能够为用户筛选出更优质、更专业、更具独家性的资源,激励创作者用心打造精品内容,提升整个平台的内容质量与行业竞争力。从行业趋势来看,若我们不转型,将在未来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难以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所以转型成为了必然且迫切的选择。
Q4
在运营网站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主要两大挑战是新技术应用和版权管理。
技术方面:CG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如AI生成3D技术等不断涌现。网站需要及时跟进并应用这些新技术,以提升模型的创作效率和质量,满足用户对新内容、新功能的需求。
版权管理:CG模型网涉及到众多的版权归属,一方面要防止用户上传未经授权的模型,避免网站面临侵权风险;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原创作者的版权,防止其作品被他人盗用或非法传播,这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版权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和难度。
Q5
您认为CG模型网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CG模型网成立到现在,注册会员已超过200万,站内资源超过300万,平台的核心在于“人”和“内容”。通过与设计师建立长期关系,支持他们从学生到职业发展的每一步,同时确保平台内容质量。我们不仅提供交易平台,还像经纪人一样支持设计师成长。这种模式让平台与用户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了双方的共同成长。
接下来的几周,这4位优秀建筑前辈的采访内容将在本公众号陆续推出。在这里,我们由衷的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支持与分享。
建筑的N种可能性,期待您的关注
本期访谈策划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传媒与建筑策展
指导老师
王蔚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凡益工作室创始人
本期采访者
金业琴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
视频剪辑
李宗桂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